首页 >> 新闻资讯 >> 行业资讯 >>工信部全方位推进传感器产业化应用
详细内容

工信部全方位推进传感器产业化应用

       中国传感器产业化发展推进大会43日在杭州举办。

传感器在国防设施、重大工程和重要工业装备中,是必不可少的基础技术和装备核心,直接影响国防安全、经济安全和社会安全。传感器产业落后,产业安全就无从谈起。”工业和信息化部总经济师周子学在会上指出,传感器等战略性产业的发展,需要高投入,长期投入,要在材料、设计、设备等整个产业链上全方位推进。
    周子学强调,推进传感器产业化的关键在于完善投融资环境和科技成果转化机制,依托具有优势的产业集聚区,形成创新能力强、创业环境好、产业链完善的传感器产业基地,支撑引领产业健康发展。
    会议由工信部电子元器件行业发展研究中心、工信部电子工业标准化研究院、浙江省经信委等单位主办。浙江省经信委副主任凌云介绍了该省传感器产业发展情况及未来规划。
明确战略地位 推进产业化应用
    周子学表示,传感器产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性、战略性产业之一,对促进工业转型升级、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现代国防建设、保障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发挥着重要作用。世界主要发达国家都把传感器列为国家发展战略。我国政府对传感器产业同样高度重视,将传感器产业作为战略新兴产业的重要方向。《“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和《关于推进物联网有序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都将传感器研发和产业化列为重点发展领域。去年2月份,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有关部委发布了《加快推进传感器及智能化仪器仪表产业发展行动计划》,并明确了一系列支持政策。传感器产业发展的政策环境不断优化。
    经过多年发展,我国传感器产业初步形成了比较完整的产业体系和技术创新体系,取得了一批重要科技成果。周子学指出,同时也要看到,产业整体水平与国外先进水平相比差距较大,关键共性技术缺乏,产学研用结合不紧密,企业创新能力不足,致使产业化和市场推广应用问题未能得到很好的解决。
    未来5~15年是我国传感器产业快速发展的关键时期。周子学强调,必须在已形成的较为完备的技术体系、制造体系和配套供应体系基础上,以深化改革为动力、以市场需求为牵引、以实现产业化为目标、以产品创新为主线、以共性技术研发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为支撑,推动产业形态从“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的转变,实现我国传感器产业创新、持续、协调发展。
    周子学强调,作为产业主管部门,工业和信息化部将把促进传感器产业发展作为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推进工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支撑,通过发展战略、规划、政策、标准等多种手段,加大对传感器产业发展的支持。将实施技术创新、产品升级、产业和企业转型升级、产业化应用四大工程,面向重点行业和领域应用,大幅提升主干产品可靠性和稳定性,开发急需的高端产品,建设公共服务平台,研究前沿技术并实现产业化,通过产业形态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和产业整体创新能力。
超前谋篇布局 构建产业集聚区
    当前,传感器、通信及计算机被称为现代信息系统的三大支柱。无论是智慧城市,还是物联网,传感器的发展和应用都是其产业发展的核心技术和关键。

工信部电子元器件行业发展研究中心总工程师郭源生预计,未来五年内,全球传感器领域的复年增长率将超过10%。预计2015年全球市场将达到1770亿美元。从应用领域看,在汽车、家电类产品的应用会大大增加,在农业、环保、医疗卫生、食品检测类市场领域的应用,特别是物联网技术的应用是突如其来的,市场不可估量。

从国内看,预计我国2015年各种敏感元件与传感器需求量可达186亿~200亿只,销售额将突破1300亿元,其辐射和带动作用不可估量。

从我国传感器产业发展水平看,企业过于分散,产业集中度不高,生产工艺装备相对落后,缺乏新技术运用创新的基础和动力,均以仿造及二次开发为主,特别在敏感元件核心技术及生产工艺方面与国外差距较大,导致产业化水平不能适应市场快速变化和急剧增长的需求,国际竞争力不强,制约和影响了我国传感器行业的正常发展。特别是在产业布局上,“我国传感器产业由北到南多点‘开花’”。工信部电子司副司长彭红兵说,包括东三省、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另有西安、武汉等,目前经济发展比较好的地区产业集聚态势都在逐步形成,参与的企业有上千家,产业资源相对比较分散,在系统应用、提供解决方案上,尤其上游的设计、制造、材料等方面问题都很突出。
    

在线客服
- 销售一
  •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 销售二
  •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 销售三
  •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 销售四
  •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技术支持: 建站ABC | 管理登录